当前位置:减肥ing > 减肥窍门 >

减肥必知 瘦子这么做的(3)

2010-03-15 01:19:24来源:网络整理

迷思:瘦子很少喝水? 事实:多喝水,健健美

不少人常抱怨自己「喝水也会胖」,或担心水肿而不敢多喝水。事实上,水不但零热量,身体代谢水出去还须消耗热量,并有助排除减重时产生的老废物质,「想减重更要多喝水,」。

他观察,自认喝水也会胖的人,大部份是40岁以上,基础代谢率降低(一般而言和18岁相比,下降幅度约20%),即使吃得少但消耗的热量更少,「所以会继续胖下去,造成恶性循环,」刘灿宏指出,这时反而要多吃一点,增加代谢率并运动,才能瘦下来。

而不少看过中医的人说自己是「水肿型肥胖」,循环不好、担心浮肿不敢多喝水,但用仪器测量体内却水分不足,「水肿不是胖,因为水肿而增加的体重不到0.5公斤。」

多喝水有助血液流动,循环顺畅,减少血管堵塞产生的血压、胆固醇上升等问题,「多喝水会更瘦、更健康,」刘灿宏提醒,一天最好能喝到2000㏄的水(肾功能不佳者除外)。

资深营养师赵思姿建议,不要用饮料、汤取代水,早上起床时、两餐中的间隔、下午3~5点(气血运行到膀胱经)都是喝水的好时机;运动前先喝水可加强流汗,达到代谢、排毒的功效,有利体重控制。但注意口味应调整清淡,当盐分(钠)摄取过多时,再喝水就容易产生水肿。

迷思:瘦子都是天生的? 事实:胖瘦七分靠自己,三分天注定

许多屡战屡败、老是减重不成功的人,难免怨叹「吸空气也会胖」,认为肥胖是遗传,无法克服。

但基因真是肥胖的罪魁祸首吗?

「肥胖是多重因素造成,不只是体质,生活方式、药物、疾病都有影响,」杨伟勋医师指出,而且和肥胖有关的基因高达两百多个,协同作用的机制非常复杂,「还不可能针对特定肥胖基因设计出解决方法。」

但某些早发或病态肥胖症,的确和单一基因缺陷有关,这种基因有六、七个,只要遗传到一定会胖,通常出生几个月或幼年期便发作,不过「全世界没几个例子,」杨伟勋说。

而一般性肥胖和基因的关连,目前广为接受的是「节俭基因假说」(thrifty genes):

百万年前人类祖先过着狩猎、采集的生活,即使花很大的力气觅食,还是可能有一餐没一餐,因此在演化过程中留下宝贵的节俭基因,能将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充分吸收、运用,有剩余则储存在脂肪组织中,以备不时之需。

当进入工业社会,不再需要花这么大力气去觅食,食物取得也更加方便,劳动量大幅降低,但节俭基因功能并未改变,还是把吃下去的统统吸收储存,吃得多、用得少,想不胖也难。

节俭基因虽来自遗传,但有些人体内节俭基因量不高,只有一两个,「这四分之一的人一辈子不会胖,」杨伟勋指出,会胖的人约有十几个节俭基因,其中一半以上的人20岁以后会发胖。

由于基因会影响基础代谢率、食物摄取量和活动量,因此瘦的人不见得食量小,但可能天生吃得慢、容易饱足,个性也较好动、精神好,「就算硬是吃很多,也胖得比别人慢,」。

即使如此,「(控制)环境很重要,会胖的人一半要怪自己,」他认为,如果有家人肥胖,或自己曾经胖过,更应随时警觉常常活动,少吃高热量食物,远离发胖的危险因子。

至于强调能「改变体质、保证不复胖」,或诉求从血型、基因检测着手的减肥法,「都是噱头,只能唬唬外行,」杨伟勋直言,这些花招对减重毫无帮助,「看自己父母的身材就知道自己会不会胖,正本清源是控制环境。」

所以别再怨怪祖先,至少还有一件事很公平:除了极少数个案,大多数人,只要少吃多动,一定瘦得下来。

猜你喜欢